新闻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聚焦内涵发展  赋能特色办学——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学会内涵发展及特色建设研修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5-28 08:24:19 浏览次数: 【字体:

为进一步落实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贯彻园区"学习环境提质年"的总体要求,深化学校内涵建设,促进特色办学, 5月21日至24日,全区小学(九年制学校小学部)副校长在园区教育学会孙春福、陈汉清、郑权副会长带领下赴武汉开展专题研修活动。

21日下午,研修班成员经历长途跋涉刚到达武汉,还未来得及歇息旋即举行开班仪式。园区教育学会副会长孙春福作动员讲话。他强调,本次研修活动将聚焦教育创新与内涵建设,通过专家论引领、校际交流、实践探索、互动研讨,提升学校管理者的内涵建设与特色发展能力,推动园区教育更高质量发展,为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教育强区注入新动能。

3e3a43e046404098894300ca9b25373e.jpg

访学华师附小    解码学校数字化转型实践路径

22日上午,研修团队走进华师附小南湖校区参观并聆听专题讲座。华师附小是教育部直属高校附小之一,学校注重文化熏陶和智慧管理。踏入校门,现代化的塑胶操场宽敞平整,彩色跑道环绕其间,为孩子们提供了尽情奔跑嬉戏的天地;明亮整洁的教室、充满创意的工坊以及设备齐全的特色空间,不仅承载着知识的传递,更激发着学生探索的热情。办公室主任冷丹以详实案例,分享了学校依托数字化平台创新智慧管理的实践路径,从教学资源的智能整合、校园安全的精准监测,到师生成长的动态追踪,学校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入管理肌理,技术成为推动特色内涵发展、实现教育高质量跃升的“智慧引擎”。

参观结束,教育部优秀工作者、湖北省优秀教师、信息技术学科带头人华师附小桂子山校区书记熊海豹为大家带来题为《学校数字化转型的实践探索与思考》的专题讲座。他以华师附小智慧校园建设为样本,从学校数字发展、数据看板展示、技术赋能评价、学科融合创新、管理效能提升等维度,系统阐释了数字化转型的底层逻辑与实施路径,彰显了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无限可能。熊书记强调“数字化转型不是技术的独角戏,而是人的成长与教育生态的重构,技术工具的价值,在于唤醒教师的创新意识与学生的主体性”。

访学华师附小让研修班成员领略了数字化转型的前沿成果,更引发了对教育未来的深度思考。在数字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唯有坚守育人初心,以技术为翼、以人文为本,方能谱写“技术向善、育人至臻”的教育新篇章,为培养面向未来的时代新人筑牢根基。

0082f6909e1e46ea9ad77ae950f67153.jpg

43853bcbdc5f4a018a26f98cf9f5e872.jpg

             走进洪山实小    探索新质学校教育基因重塑举措      

22日下午研修班学员走进武汉市洪山实验小学访学。这是一所新型高质量的学校,致力于大数据、智能化管理,是武汉市首批四星级智慧校园。在廖雅婷副主任的带领下,团队一行参观了一心一意向党厅、唤醒图书馆等特色场、廊。漫步校园,无边界理念与数字化元素巧妙融入每一处角落,一景一物都彰显着科技与教育的深度交融,传递出独特的文化内涵。

湖北省特级教师、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湖北省荆楚名师名校长、华中师大特聘研究员张同祥校长带来《在行走中寻找那片森林——从新建学校到新质学校,我们做了什么》专题讲座。他以关键词“教育强国”为切入点,从AI全方位赋能学校教育,打造课程改革新样态,转型时期的中层领导力升维,以高效能管理助力教师减负,重建教师的意义感,打造学生动力系统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学校“无边界教育”办学理念和管理举措,展现了学校构建“面向人人、服务人人”数字化教育体系的创新实践。

学校数字化品牌部主任林雅敏围绕 “AI 时代三重奏”,深入阐释AI素养与教育品牌发展的内在联系,引发研修团学员对教学实践与品牌提升的热烈探讨。学校成长指引部主任刘会作《互砺德育 人人出彩》汇报,从德育顶层设计、“三立四育” 理念等维度,深度解析学校德育管理与学生成长体系,为研修团队带来一场教育智慧的盛宴。

84080cb6421a4632936b2fa58c923ad7.jpg

e77bd9b03c9e4adabd506f3702534959.jpg

             参观华中师大   全方位感知数智赋能教育新范式

23日上午研修班一行来到素有“教育创新策源地”美誉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开启一场“数智赋能教育”的探索之旅。

  学员们走进华中师范大学智慧教室与教育数据展厅,实地观摩“AI课堂诊断系统”“跨区域协同教研平台”等前沿应用,其中云端一体化智能教育SPOC平台——“小雅”引人注目,它构建了课程知识图谱、智能问答、智能推荐等多个智能模块,全面促进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这些技术不仅与园区“易加学院”的泛在学习生态形成呼应,其“全流程数据闭环”理念更引发学员们不断深思和时时讨论。  

 随后,学员们聆听了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部副主任、教育信息化领域专家易宝林教授的《数智驱动的K12教育变革:场景重构与实践探索》专题报告。易教授从Al为何教育赋能和Al如何教育赋能两方面,介绍了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的前沿运用,其团队研发的“区校一体化数字基座”与园区“五星评价体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其理论高度与技术纵深为学员们打开了新视野。大家纷纷感慨:技术终将迭代,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初心永恒不变;场景可以重构,“为生命赋能”的教育本质始终如一。要以今日之思,点燃明日之行,共同书写“数智教育”的美好未来。

47a7bd92c6964f65a34e957eb1b8b822.jpg

22761774f14649feb0762646be60a168.jpg

知名专家引路     指明学校特色品牌文化建设方向

23日下午,全国知名学校文化研究专家、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原副所长沈曙虹为学员们作了题为《学校文化战略策划之——办学理念与学校品牌策划》的讲座。这场学术盛宴,以高屋建瓴的理论架构、深入浅出的案例解析和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为大家提供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全方位指导。沈教授系统梳理了学校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本质区别,带领大家“一图读懂”学校文化基本原理,清晰呈现了学校文化的理念、行为、环境三大核心板块的有机联系,强调了办学理念必须严格遵循“准、精、美、实、特”的五维策划原则。

沈教授被业界称为“全国学校文化策划第一人”,此场讲座堪称学校文化建设的“精神大餐”,不仅厘清了学校文化的理论依据,更提供了可复制、可落地的实践路径,学员们对学校文化建设有了全新的认识,并能从中汲取灵感,找到适合本校文化建设的创新之路。


fe38eb0417e6405aa3d3194f3dfeab07.jpg

bfa2a445e3094411b1a9f922b17cee10.jpg

d82b88f408a745e281a4cc680cbbb70c.jpg

24日上午,武汉市名教师、湖北省班主任基本功特等奖、道德法治学科带头人、洪山小学副校长魏敏毅给学员进行课程专题讲座。魏校长以《“无边界教育”视域下的学校课程规划探索实践》为题,从政策导向、理念转变、问题现状、行动实践、课程成效五大维度展开深入剖析。她提出,应着力完善显性课程体系,通过有机整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实现三类课程在育人功能上的协同增效;同时强调加强隐性课程建设,充分挖掘隐性课程的育人潜能。魏校长着重分享了洪山实验小学“人人出彩,1+3+N”课后服务课程的创新实践,提出将课后服务课程纳入制度化、体系化、常态化发展轨道。此外,她详细解读了学校课程方案校本化的探索经验,围绕构建涵养儿童生涯发展的校本课程体系展开阐述,并创新性地提出“五位一体”课程评价体系,涵盖常规考核、一日观班系统评估、作业智能批改、AI课堂行为分析以及金苹果学生素质评价系统,全方位保障课程实施质量。

在结业仪式上,学会副会长郑权对本次研修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强调教育管理者要将所学理念与方法转化为实践动力,进一步推动园区教育特色化、高质量发展,共同助力园区教育再上新台阶。

7b99fae334bb4f8a94e68c1497776f89.jpg

1e72a3663b604875a22c70dd55ce0d2f.jpg

9cd1a1fd935d4e9fb8a2409b7e83e8e1.jpg

此次专题研修活动构筑起高端前沿的交流与实践互鉴平台,学员们将以此为重要契机,将先进经验转化为实践动能,锚定教育发展航向,深耕学校特色化建设沃壤,为打造高质量教育品牌作出新努力。

 

 

一审一校  孙春福

二审二校    

三审三校  戴小驹


分享到:
【打印正文】